尋找“消失”的6億元中草藥
Y醫藥銷售公司銷售額增長迅速,但稅負畸低。檢查人員在核查企業進銷信息時發現,該企業檢查年度內購進了大批中草藥,但企業銷售記錄和倉庫中均未見中草藥蹤跡。Y公司購進的中草藥去哪兒了?
高利潤,低稅負,“葫蘆”里裝的什么藥?
近日,安徽省巢湖市國稅局聯合公安機關,成功破獲一起醫藥銷售企業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偷逃稅款案件。Y醫藥銷售公司接受虛開發票6794份,金額合計6.7億元,虛抵增值稅進項稅金1.1億元。針對企業違法行為,巢湖市國稅局稽查局依法對其作出追繳稅款1.19億元,加收滯納金6100萬元的處理決定。目前,Y醫藥銷售公司的原法定代表人岳某在內的13名犯罪嫌疑人已被公安機關逮捕,案件已移交司法機關審理。
2017年3月,巢湖市國稅局風控辦在進行企業數據篩查時發現,轄區內Y醫藥銷售公司自2013年以來,銷售額增長迅速,2013年時為8189萬元,至2016年時已達到4.5億多元,稅務人員隨即通過征管軟件調取了該企業進銷數據進行分析,發現該公司銷售的西藥藥品平均毛利率最低為50%,最高甚至達500%。經測算,Y醫藥銷售公司2016年度增值稅平均稅負率應為7.5%,而從申報信息分析,其同期增值稅稅負率只有5‰。
為核查Y公司稅負率畸低的原因,稅務人員從電子底賬系統調取了其2016年度進銷項發票明細重點分析,發現該企業2016年度取得了8436萬元品名為中草藥、花茶的增值稅專用發票,但同期對外開具發票的貨物品名均為西藥,并無中草藥等銷售信息——進銷項品不匹配,企業存在虛抵稅款嫌疑。
這時,巢湖市國稅局收到江蘇省連云港市國稅局發來的失控發票協查信息。稅務人員發現,Y公司取得了大量來自連云港的增值稅專用發票,涉及的發票開具企業已被當地公安機關立案調查。這一線索,讓稅務人員確認Y公司存在接受虛開發票虛抵進項重大嫌疑,于是立即將線索移交稽查部門。
只見進,不見銷,幾億元中藥哪去了?
接到案源后,巢湖市國稅局稽查局迅速立案對Y公司實施調查。檢查人員依法要求企業提供2013年~2016年賬簿、憑證等相關資料。但該企業以服務器故障、賬簿未打印、憑證在搬家時部分丟失等為理由,僅提供了2014年~2015年度的200余本憑證。經核查,這些憑證并不完整,檢查人員從中未發現事先分析時企業品名為中草藥、花茶的可疑進項發票。
檢查人員將防偽稅控系統、增值稅發票管理新系統、電子底賬系統的數據與企業提供憑證中的發票進行了核對,希望以此查明Y公司2013年以來的銷項發票金額,以及抵扣的中草藥、花茶進項發票金額。
經核對,2013年~2016年度該公司銷售的商品均為西藥,收入合計10.58億元,已全部申報。但核對進項信息時,企業提供的紙質發票缺失過多,只能依賴稅務軟件存儲數據。由于增值稅發票管理新系統上線于2015年4月,此前發票數據只能從防偽稅控系統提取,但由于防偽稅控系統不能采集貨物品名、銷售方名稱信息,進項發票信息核對工作因此遇到了困難。
檢查人員調整思路,通過防偽稅控和電子底賬系統,調取了向Y公司開票的1077戶企業的納稅人識別號,并從全國組織結構代碼管理中心網站上查出這些企業的名稱。利用技術人員推薦的一款名為“企查查”的企業信息APP查詢軟件,篩查1077戶企業情況,最終篩選出了經營范圍為中草藥、花茶生產的企業131戶。隨后,通過防偽稅控系統將這131戶企業開具給Y醫藥銷售公司的6794份電子發票全部排查出來。經統計,金額合計為6.7億元,稅額合計1.1億元。
檢查人員認為,如果企業購進業務真實,4年來這些貨物長期未銷售,不僅會霉爛變質,而且資金占用量巨大,并不符合企業經營常規。
檢查組決定對Y公司進行實地核查。該企業藥品庫房占地約1000平方米,存放的都是西藥類藥品,并無中草藥、花茶蹤跡??紤]到市場監督部門是醫藥公司行業主管單位,檢查人員赴巢湖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外調,該局證實Y公司沒有在外地備案過倉庫,企業報送的經營數據也無中草藥、花茶進銷存記錄,而且市場監管人員在2017年初也對Y公司進行過盤存核查,未發現有中草藥、花茶貨物庫存。
檢查人員于是對Y公司法定代表人岳某進行詢問,岳某卻稱公司法定代表人已變更為姜某,且公司成立以來所有中草藥、花茶業務也均由姜某辦理。經核實,Y公司確于2016年4月變更了法定代表人,但未到稅務機關辦理變更登記手續。檢查人員隨后對姜某進行詢問,姜某承認中草藥、花茶購銷業務由他負責。但采購的中草藥和花茶一部分因霉爛變質已被銷毀,其余的隨西藥搭售給客戶,當檢查人員詢問具體情況時,姜某稱時間太久記不清了,并反復向檢查人員表示,企業經營沒問題。
查票源,查資金,偷稅伎倆見了光
為了盡快查清案情,巢湖市國稅局抽調10名檢查人員成立協查組、外調組和資金組,協查組負責向上游企業所在地發出協查函,外調組對重點上游開票企業外調,資金組負責調取分析企業銀行資金流水。
協查組在兩周時間內向全國18個省市發送了115份協查函,協查回函信息顯示,37家上游開票企業已被當地稅務機關立案調查,已證實虛開發票2181份;58家上游企業已走逃失聯,涉及發票3403份。此外,協查組還從回函信息中整理出298條企業人員身份信息提供給資金組,為查詢資金流水提供線索。
外調組得知37戶上游企業已被立案調查,立即前往當地展開外調。在昆明市、四川省遂寧市和江蘇省連云港市等地公安、稅務、藥監和工商部門大力配合下,證實昆明WK制藥公司、遂寧GS制藥公司以及連云港35家企業均不具備中草藥、花茶加工生產能力,并且均存在虛構業務、對外虛開發票行為。
資金組以Y公司銀行賬戶為主線,以岳某及其他幾名股東個人賬戶為輔線,調取了資金流水信息。結合協查組提供的身份信息、企業名稱,以及Y公司取得中草藥發票的時點加以分析研判,初步篩查出可疑的41個企業賬戶和139個個人賬號。
可疑賬戶眾多、分布區域廣闊,普通的稽查手段難以短時間內完成調查工作。在中國人民銀行巢湖市中心支行支持下,資金組對該支行提供的7700條有效資金往來數據進行篩選整理,最終發現:Y公司將采購款支付給開票企業賬戶后,開票企業即將款項轉至一些人員的個人銀行卡,并最終轉回Y公司原法定代表人岳某個人銀行卡賬戶,形成資金回流。資金回流總額達4.38億元。
藏賬簿,找替身,費盡心機一場空
在取得大量證據后,2017年5月,巢湖市國稅局將案件移送公安機關,雙方成立聯合專案組,開展后續調查。
經調查,專案組了解到,姜某是尿毒癥重度患者,2016年4月擔任Y公司法定代表人之前是一名灑水車司機,近年長期在合肥某醫院住院治療。而岳某在卸任法定代表人期間,仍駐留在Y公司,實際負責企業經營。
2017年6月,公安機關依法傳喚了岳某。在大量證據面前,岳某承認自己一直負責公司實際經營,Y公司的確接受大量虛開發票,姜某只是名替身。但對于虛開具體經辦人、涉案金額、賬簿憑證存放地點等,岳某以交財務部門全權辦理為由,閉口不談。
2015年4月之后Y公司取得的中草藥等進項發票,根據已有證據,可定性為虛開。但專案組認為,由于未能取得賬簿憑證,未找到2013年~2015年期間企業接受的中草藥、花茶發票,這段時間內稅務軟件系統數據中又無品名信息記錄,無法證明Y公司在此期間取得問題發票品名是中草藥和花茶,因此案件尚不能確定具體涉案金額,所以下一步工作應重點查找Y公司隱匿的賬簿憑證。
另外,辦案人員發現,雖然Y公司2017年4月已經停業,但在檢查期間企業仍在正常作納稅申報。經用技術手段調查發現,Y公司變更后的網上納稅申報IP地址位于巢湖市區某小區內,而該房屋租住人是Y公司的一名高管。
專案組于是對該房屋實施24小時監控,在確認Y公司會計楊某進入該房屋后,隨即對該處房屋實施搜查,成功查獲23箱Y公司會計賬簿憑證,以及辦公電腦、U盤等辦公設備。在會計楊某電腦中,辦案人員還發現了一個詳細記載上游開票企業名稱、交易金額等信息的EXCEL表格。
經訊問,Y公司會計楊某承認,其在岳某指使下,于2013年~2016年間,虛構采購業務,偽造資金流,以支付開票費的方式通過中間人張某華、吳某冰等人取得大量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并以此虛抵進項偷逃稅款。
至此,案件真相大白。目前,岳某、張某華等13名涉案犯罪嫌疑人已歸案,案件已移交司法機關審理。
稅案評析
用數據技術拓展征管視角
安徽省巢湖市國稅局局長 馬先標
本案是一起醫藥銷售企業接受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偷逃稅款的典型案例。涉案企業虛構購銷業務,通過中間人大量購買虛開發票,以此虛抵進項,偷逃稅款逾億元,并且采取尋找替身、隱匿賬簿憑證等方式對抗稅務機關檢查,違法性質惡劣,嚴重擾亂稅收征管秩序。對于此類涉稅違法行為必須予以嚴厲打擊。
該案得以成功查辦,稅收大數據技術發揮了重要的支撐作用。辦案人員利用大數據技術,提取征管信息系統、稽查數據分析系統中數據,開展關聯分析,為案件線索的發現和辦案方向的確定創造了條件。在此基礎上,辦案人員對企業貨流、資金流和票流等實施調查,提高了取證效率。
針對本案違法企業的違法行為,為進一步強化醫藥銷售企業監管,防范類似違法犯罪行為的發生,稅務機關在日常管理中,應督促醫藥銷售企業建立健全庫存商品明細賬,并明確企業需定期將藥品進銷存數據等信息資料報送稅務機關備案。
在此基礎上,征管人員要利用大數據技術加強醫藥銷售企業經營信息、申報數據、發票進銷項等重點數據分析,如果企業出現短期業務量激增、稅負率畸低、進銷信息不符等高風險預警信息,及時跟進開展針對性核查,以及時發現違法苗頭和線索,有效打擊遏制虛開發票、偷逃稅款等涉稅違法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