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股說明書披露,報告期內,公司研發費用分別為 1,595.38 萬元、 1,838.89萬元、2,687.76 萬元和 1,357.63 萬元,占當期營業收入比重分別為 2.50%、3.42%、4.64%和 3.86%。
公司建立了基礎研發、小試研發、中試研發的研發體系。中試階段,公司與正極材料客戶進行持續性技術交流。公司基于客戶對產品性能提升與成本降低的訴求以及公司對三元前驅體技術的掌握,不同程度地參與到客戶下一代產品的研發過程,并根據客戶實際需求進行產品設計和研發投入。
請發行人說明:
(1)說明小試、中試等環節發生的支出計入研發費用還是成本,并說明是否符合《企業會計準則》規定;
(2)研發領料后形成的余料、廢料、樣品、樣機等會計處理方式及是否符合《企業會計準則》規定;
(一)說明小試、中試等環節發生的支出計入研發費用還是成本,并說明是否符合《企業會計準則》規定
公司制定了《研究與開發管理制度》、《研發投入核算、管理制度》及《研發中試車間管理制度》等與研發相關的制度,并針對所有研發項目建立了項目基礎信息檔案,從項目立項、項目過程、項目驗收等方面進行全方位監控,詳細記錄各研發項目的進展情況。公司研發項目一般需要經歷與客戶進行需求溝通、技術交流、研發小試、送樣、中試、驗證等多個階段。
小試研發是公司基礎研發成果向具體產品轉化的第一個步驟。針對基礎研發結果,公司研發團隊對預期應用產品、預期生產工藝等進行初步判斷,并進行初步的驗證試驗。小試研發成果成為公司導入下游客戶供應鏈的基礎。
中試研發是公司經小試初步驗證后潛在產品進入成果轉化的重要步驟。在此階段,公司與正極材料客戶進行持續性技術交流。公司基于客戶對產品性能提升與成本降低的訴求以及公司對三元前驅體技術的掌握,不同程度地參與到客戶下一代產品的研發過程,并根據客戶實際需求進行產品設計和研發投入。公司基于中試階段的研發成果,對在研產品進行工藝放大研究,進行設備自主研發設計、工藝流程優化改造,推動下一代產品生產效率和產品品質的提升。
根據《企業會計準則第 6 號——無形資產》及應用指南,企業內部研究開發項目研究階段的支出,應當于發生時計入當期損益。研究階段是探索性的,為進一步開發活動進行資料及相關方面的準備,已進行的研究活動將來是否會轉入開發、開發后是否會形成無形資產等均具有較大的不確定性。比如,意在獲取知識而進行的活動,研究成果或其他知識的應用研究、評價和最終選擇,材料、設備、產品、工序、系統或服務替代品的研究,新的或經改進的材料、設備、產品、工序、系統或服務的可能替代品的配制、設計、評價和最終選擇等,均屬于研究活動。
公司小試、中試等環節發生的支出,主要包括材料投入、職工薪酬、折舊攤銷、水電動力和其他費用,屬于對新產品、新工藝的研究階段的支出,在發生時計入研發費用,符合《企業會計準則》的規定。
(二)研發領料后形成的余料、廢料、樣品、樣機等會計處理方式及是否符合《企業會計準則》規定
研發領料最終去向主要為形成研發等外品對外銷售、免費贈送客戶樣品驗證、研發過程合理損耗、形成研發廢料等幾個方面,具體情況如下:
1)研發等外品對外銷售
公司對研發試制產品檢測后,視產品技術指標和用途將可對外銷售的研發產品分類為研發等外品,研發等外品在入庫當期沖減研發費用,計入存貨項目,對外銷售時確認主營業務收入并結轉成本。
2)免費贈送客戶樣品驗證
公司的新產品均需要通過客戶驗證,因此在新產品研發過程中公司需向客戶或潛在客戶提供樣品以供其進行產品的測試, 該等樣品數量較少, 公司送給客戶的樣品不收取對價,不沖減研發費用。
3)研發過程合理損耗
公司研發部門根據樣品內部驗證結果及客戶對產品性能測試的反饋,不斷對新產品的各項參數進行調試修正和測試、存在未知因素較多。因此,在新產品、新工藝研發過程中,合格研發產品產出較少,產出率明顯低于正常產品,原材料單位耗用量更高,屬于研發過程正常、合理損耗。
4)形成研發廢料
公司研發過程中產生的部分試制品由于不符合預期性能標準,無法對外送樣或銷售,對其進行報廢處理,由于單位價值較低,公司建立臺賬進行登記管理,研發廢料處置時按收入直接沖減研發費用。
1、研發領料后形成的余料、廢料、樣品、樣機等會計處理方式
公司研發領料后最終去向主要為形成研發等外品對外銷售、免費贈送客戶樣品驗證、研發過程合理損耗、形成研發廢料等幾個方面。公司研發材料系根據研發項目實際需求領用,一般情況下不存在余料的情況。相關會計處理如下:
(1)形成研發等外品的
1)入庫時沖減當期研發費用,作以下會計處理:
借:庫存商品——研發等外品
貸:研發費用
2)研發等外品對外銷售時,確認主營業務收入,同時結轉主營業務成本:借:應收賬款/銀行存款
貸:主營業務收入——研發等外品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
借:主營業務成本——研發等外品
貸:庫存商品——研發等外品
(2) 形成研發廢料銷售的,銷售時沖減當期研發費用:
借:應收賬款/銀行存款
貸:其他業務收入——研發廢料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
借:其他業務收入——研發廢料
貸:研發費用
(3)形成樣品贈送客戶的,不做賬務處理,建立臺賬備查登記。
2、相關會計處理符合《企業會計準則》規定
(1)公司對研發等外品的會計處理
研發等外品系公司在產品研發過程中的產物,因能否研發成功及試制成功后能否實現銷售均存在一定不確定性,基于謹慎性和一貫性原則,公司將研發活動所發生的支出全部于發生當期費用化處理。研發實驗過程中及結束后,對研發試制產品進行檢測,根據產品技術指標、客戶反饋和對未來市場技術走向的判斷,按用途區分研發產出類別, 在研發等外品入庫時,按照預計可變現凈值確認庫存商品沖減領料當期的研發費用;研發等外品對外銷售時,確認主營業務收入,同時結轉主營業務成本。
根據《企業會計準則解釋第 15 號》(2021 年 12 月 31 日頒布):“企業將研發過程中產出的產品或副產品對外銷售(以下統稱試運行銷售)的,應當按照《企業會計準則第 14 號——收入》、《企業會計準則第 1 號——存貨》等規定,對試運行銷售相關的收入和成本分別進行會計處理,計入當期損益,不應將試運行銷售相關收入抵銷相關成本后的凈額沖減研發支出。”公司對研發等外品的會計處理符合上述會計準則的規定。
(2)研發廢料的會計處理
研發廢料為研發過程中產生的不符合預期性能標準的鎳鈷錳混合物,由于其不符合預期性能標準,無法對外送樣或銷售,對其進行報廢處理。由于廢料回收單位價值較低,公司建立臺賬進行登記管理,在對外銷售時按售價沖減當期研發費用。
(3)研發樣品的會計處理
研發樣品為公司在研發過程中產生的、贈送給客戶或潛在客戶供其檢查指標性能是否符合要求的研發產物,公司贈送給客戶的研發樣品不收取對價,不沖減研發費用,公司建立臺賬進行備查登記。
報告期內,現行的《企業會計準則》未對研發試制產品、研發廢料的會計處理作出明確規定。公司對研發試制產品、研發廢料、研發樣品的上述會計處理與同行業可比上市公司芳源股份一致,并無重大差異。
綜上,公司研發領料后形成的余料、廢料、樣品、樣機等會計處理方式符合《企業會計準則》規定,并與同行業可比上市公司一致。
來源:會計雅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