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隨著小米回歸A股市場和寧德時代A股創業板上市首日封死漲停板,有關獨角獸企業的新聞報道和分析評論持續吸引著公眾眼球。記者在采訪中發現,獨角獸企業奔向A股市場成為一種新趨勢。在這個過程中,稅收又應該在哪些方面發揮作用呢?
獨角獸為神話傳說中的一種虛構生物,形如白馬,額前有一個螺旋角,代表高貴、高傲和純潔。公開資料顯示,獨角獸公司的概念在2013年由美國著名投資人阿里·李(Aileen Lee)第一個提出,指那些創業10年以內,估值超過10億美元且暫未上市的創業公司。估值超過100億美元的,稱為超級獨角獸企業。獨角獸公司的概念被提出后,迅速得到全球投資領域的認可,并被廣泛采用。
在中國,獨角獸企業發展速度之快,超出人們想象,也讓人們從其創新中獲得更多實惠。利用互聯網、大數據整合租車市場的滴滴、摩拜、ofo,讓人們出行更便捷;開創消費無人機市場的大疆,已經成為航拍界“一哥”;深耕智能芯片領域的寒武紀科技,研發了全球第一款商用終端智能處理器IP產品,并已大規
本報記者 張剴 實習記者 李雨柔 江瀾
通訊員 周益衡
稅收增長:一種奔跑的姿態
融資140億美元,最新估值高達1600億美元!近日,螞蟻金服對外宣布新一輪融資,這是迄今為止全球最大的單筆私募融資。獨角獸企業單筆私募融資額屢創新高的同時,其稅收貢獻的增長幅度,也呈現出一種“奔跑的姿態”。
前不久,小米發布的招股說明書中關于稅收的內容頗受關注。據招股說明書披露,小米2015年繳納的企業所得稅為1.5億元,2016年繳納的企業所得稅為6.84億元。到了2017年,小米繳納的企業所得稅直線上升至21億元,和2015年相比增加了13倍。
小米快速增長的稅收貢獻,在獨角獸企業中并非孤例。德勤稅務及商務咨詢服務合伙人殷亞莉告訴記者,她曾接觸過一家企業,成立之初收入并不可觀,但僅僅發展了兩三年,收入便已達到上億元,稅收貢獻也隨之節節攀升。“獨角獸企業多為科技型企業,在享受高新技術企業稅收優惠的同時,高速增長的稅收貢獻非常亮眼。”殷亞莉說。
科技部今年3月發布的《2017年中國獨角獸企業發展報告》顯示,2017年入選榜單的中國獨角獸企業共有164家,較2016年增加33家,總估值超過6200億美元。科技部遴選2017年中國獨角獸企業依據的三個基本標準,分別是中國境內注冊、成立時間不超過10年、獲得PE投資的非上市企業,其中估值超過(含)10億美元的稱為獨角獸企業,100億美元的稱為超級獨角獸企業。
記者注意到,獨角獸企業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杭州和深圳等城市。其中,北京市獨角獸企業最多,占上榜企業總數的45%。而北京市的獨角獸企業,主要集中在海淀區,總數達到35家。海淀區稅務部門的統計數據顯示,2017年獨角獸企業入庫稅款20.7億元,同比增長194.5%,2018年前5個月,獨角獸企業入庫稅款38.65億元,同比增長181%。
北京市海淀區稅務部門有關負責人表示,獨角獸企業不僅成為海淀區企業創業、創新領頭羊,而且為海淀區稅收增長提供了新動能。尤其是那些高質量發展的獨角獸企業,已經成為稅收增長的主力軍。其中,
2017年增幅最大的行業是智能硬件,人工智能次之。
智能硬件行業仍居首位,其次是互聯網金融行業。其中,某知名互聯網金融行業企業稅收增速迅猛,2017年入庫稅款3.8億元,同比增長約10倍。
如果獨角獸企業稅收集中度非常高——2017年海淀區獨角獸企業總稅收收入的92.5%集中來自4家企業。
稅前扣除:沒有發票怎么辦
6月6日,國家稅務總局發布了《企業所得稅稅前扣除憑證管理辦法》(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8年第28號),這是我國第一個關于企業所得稅稅前扣除憑證管理的規范性文件。此文件一出,立刻引起了獨角獸企業的廣泛關注。因為稅前扣除憑證問題,一直困擾著不少獨角獸企業。
記者采訪發現,北京某知名獨角獸企業的主要收入,是其APP中的廣告收入和直播打賞。據了解,個人可直接下載APP,經注冊通過申請后成為主播。當用戶進入主播直播間后,會視情況向主播贈送價值不等的“禮物”(其實是一種虛擬道具)。按照APP的《主播注冊條款》規定,主播取得的“禮物”折現收益為稅后收入,并由企業按照法律規定代扣代繳個人所得稅。
上述獨角獸企業財務總監告訴記者,主播獲取的收益部分,對于企業而言屬于與生產、經營密切相關的成本支出,按照企業所得稅法的規定應該可以稅前扣除。但是,由于注冊主播數量較大、個人主播占比居多等現實原因,企業無法從個人主播手中獲得發票,這讓企業在申報企業所得稅稅前扣除時犯了難:如果不稅前扣除,企業的稅收負擔因此增加不少;如果扣除,則會因沒有發票面臨較大的稅務風險。記者了解到,經營電商平臺、網約車平臺、外賣平臺的獨角獸企業,都不同程度地面臨這一難題。
對此,德勤稅務及商務咨詢服務合伙人殷亞莉表示,長期以來,我國采取“以票控稅”的思路管理企業稅收。尤其在營改增后,企業上下游之間以發票為鏈接形成了一個閉環鏈條,這有助于稅務機關實施管理。但是,隨著新興業態的不斷涌現,在實際操作時,并非每一環都能如實獲得發票。比如直播平臺的主播、打車平臺的司機、外賣平臺的配送員等個人勞務。但是,讓這些提供勞務的個人全部去稅務機關代開發票交給企業,是不現實的。
日前,《企業所得稅稅前扣除憑證管理辦法》的出臺,讓不少獨角獸企業看到了希望。根據該辦法規定,企業的稅前扣除憑證按照來源可劃分為內部憑證和外部憑證。內部憑證指企業在符合相關法律法規前提下,用于企業成本、費用、損失和其他支出核算的會計原始憑證。外部憑證指企業發生經營活動和其他事項時,從其他單位、個人取得的用于證明其支出發生的憑證,包括但不限于發票(包括紙質發票和電子發票)、財政票據、完稅憑證、收款憑證、分割單等。
也就是說,發票并非企業稅前扣除的唯一憑證,獨角獸企業可以在遵循真實性、合法性、關聯性原則的基礎上,保存好簽約合同、銀行流水賬單等相關資料,作為合理、有效的稅前扣除憑證。只要企業能夠證明交易的真實性,即便沒有取得發票,也可以按照稅法的規定扣除與經營相關的勞務費用。“我們在稅前扣除方面遇到的困擾,說明國家稅務總局已經關注到了。”一位獨角獸企業的財務總監高興地說。
從采訪的情況看,除了稅前扣除憑證,還有一些稅收問題獨角獸企業較為關注:
一是企業在快速發展過程中,專注于產品研發和推廣,沒有對企業的稅務管理給予必要的關注和重視,引發了稅務風險。
二是獨角獸企業創新的業務模式層出不窮,稅收法律法規的更新卻相對滯后,甚至存在空白地帶,企業在具體適用稅法時無所適從。
三是稅收政策在不同層級、不同地區執行口徑不一致,存在一定程度的不確定性。
化解困擾:建立制度性通道
全球十大獨角獸企業中,一半來自中國。從現實看,獨角獸企業數量快速增長是大概率事件。對于政府而言,引導更多的以獨角獸企業為代表的新經濟企業回歸國內資本市場,是當前我國資本市場改革創新的重要著力點。對此,有關專家表示,在稅收方面幫助獨角獸企業更加穩健地奔向A股市場,“一事一議”的思路才是長久之計,尋找制度化的解決方案是關鍵。
“獨角獸企業面臨稅收困擾,在國際上也是一個普遍現象。”中國社科院財稅法案例研究中心主任滕祥志說。他認為,稅收政策是具有不完備性的,即使是在稅制體系比較完善的國家,其稅法也不能涵蓋所有的業務模式。基于此,建議在國家稅務總局層面設立總法律顧問機構,類似獨角獸企業面臨的具有稅收不確定性的事項,都由該機構作出事先裁定,以此有效化解獨角獸企業創新速度快與稅收政策更新慢之間的矛盾。滕祥志表示,總法律顧問除了處理稅收事先裁定事項外,還可以負責個案批復、復雜疑難案件、引起重大輿情的案件等。
滕祥志表示,總法律顧問并非個人,而是在稅務機關內部設立的組織機構,既要參與稅收法律法規的制定,也要保證稅務機關執法行為在實體和程序上的法律正確性。因此,總法律顧問在被賦予較大權力的同時,應承擔更多的職責,保證職責、職權、職位三位一體,真正實現總法律顧問的價值。從現實看,在內部,可以將總法律顧問制度與稅收事先裁定制度統籌起來考慮;在外部,可以開放稅收司法,制約稅法行政解釋權。
誠然,總法律顧問制度與稅收事先裁定制度的建立并非一蹴而就。在其真正建立起來之前,如何有效解決獨角獸企業面臨的稅收困擾呢?對此,德勤稅務及商務咨詢服務合伙人殷亞莉建議,應該在獨角獸企業相對集中的城市,建立較高層級的稅收工作小組,專門研究獨角獸企業面臨的稅收問題,并提出有針對性的解決方案,供國家稅務總局和相關企業主管稅務機關參考,必要時出臺相關的規范性文件,以便給獨角獸企業提供更多的稅收確定性。“目前,獨角獸企業面臨稅收問題,需要層報上級稅務機關,效率較低,也不利于集中專家資源開展有針對性的研究。”殷亞莉說。
多一點引導,就會少一點彷徨
本報記者 張剴 實習記者 李雨柔
獨角獸企業的顯著特點之一,就是發展速度快。也正因為如此,很多獨角獸企業成長到一定階段后,才發現自身存在很多稅務風險,一時之間十分彷徨,不知道如何是好。因此,如何引導獨角獸企業從創立之初就盡可能遵從稅法,是值得稅務機關認真思考的問題。對此,記者建議不妨給獨角獸企業多點引導,讓其在知曉稅收合規目標的前提下茁壯成長。
其一,引導企業規范稅務處理。獨角獸企業的發展目標非常明確,那就是上市。如果在上市之前出現較大稅務風險,甚至稅收丑聞,對企業的發展是極其不利的。因此,稅務機關在日常的稅收管理中,應該給予獨角獸企業必要的關注,提醒其合規處理稅務事項,有效防控稅務風險。記者發現,處于初創期的獨角獸企業,往往會把主要精力集中在產品研發和推廣上,對稅務管理合規性要求關注度不夠,這就很需要稅務機關的提醒和輔導。
其二,引導企業享受稅收優惠。根據記者采訪的情況看,獨角獸企業可以享受的稅收優惠主要集中在企業所得稅方面,具體包括高新技術企業稅收優惠、研發費用加計扣除優惠、軟件企業“兩免三減半”優惠等。在增值稅方面,主要享受實際稅負超過3%的部分即征即退優惠。同時,按萬分之五稅率貼花的資金賬簿,還可以減半繳納印花稅。通過鼓勵企業享受稅收優惠,不僅能夠為獨角獸企業減輕不少稅收負擔,而且能夠鼓勵獨角獸企業將更多資金投入到技術研發中去,實現良性循環,給企業遵從稅法帶來實實在在的獲得感。
其三,引導企業分享重要信息。在日常的稅收管理中,稅企信息不對稱是一個長期存在的痛點,也是很多獨角獸企業有稅法遵從意愿但仍然出現稅務風險的重要原因。特別是對于一些較為復雜或具有創新性的交易,企業很容易出現交易定性錯誤或者稅法條款適用錯誤的情況。在這種情況下,稅務機關應該積極建立與企業的互信,鼓勵企業積極分享生產、經營的情況,幫助企業化解稅務風險,建立有效的稅務風險防控體系,筑牢稅務風險“防火墻”。
其四,引導企業實現創新發展。根據記者采訪的情況看,獨角獸企業“虛胖”的問題不容忽視。有的獨角獸企業剛開始受到投資者熱捧,短期內實現好幾輪融資,時間不久卻偃旗息鼓,草草收場;有的獨角獸企業剛一在市場上露面,很快被模仿和超越,持續“燒錢”競爭后,最后銷聲匿跡;還有的獨角獸企業上市前表現尚好,一旦上市便市值縮水,讓投資者大跌眼鏡。暢銷書《成為獨角獸》的作者阿爾·拉馬丹等認為,獨角獸企業要實現可持續發展,創新是一個核心要素。因此,對那些真正有重大創新的獨角獸企業,無論是稅收政策方面,還是稅收服務方面,應該給予更多支持。這樣,才能鼓勵更多的企業將主要精力放在創新本身上,變“虛胖”為“少壯”。
深圳獨角獸企業一半在前海自貿區
楊曉峰 李偉松 本報記者 陳俊峰
“僅15平方公里的前海自貿區竟奔出了7只‘獨角獸’!”近日,中山大學自貿區綜合研究院常務副院長符正平教授一行,到深圳前海調研獨角獸企業發展狀況時,紛紛發出了這樣的感慨。據統計,在全國164家獨角獸企業名單中,前海自貿區有7家企業上榜,占據深圳上榜企業數量的一半,并且在深圳前5名獨角獸企業中占據了4席。“獨角獸企業在前海呈現快速發展之勢,既與前海自貿區有力的政策支持有關,也與良好的稅收營商環境關系密切。”近年來一直關注獨角獸企業發展的符正平說。
采訪中,不少獨角獸企業財稅負責人紛紛表示,前海自貿區獨角獸企業快速發展,與稅務機關周到的納稅服務有著密切的關系。深圳市豐巢科技有限公司財務總監周湘東,就對前海自貿區稅務部門的幫助記憶猶新。他說,2015年,豐巢公司剛成立,企業財務管理制度尚未健全,許多涉稅問題之所以能夠得以妥善處理,得益于前海自貿區稅務部門的專業指導。比如,他們公司智能快遞柜的采購、放置、運行,產生了大量成本費用,固定資產抵扣空間較大。對此,前海自貿區稅務部門派出多名業務骨干組成專項小組,為公司梳理了可做稅前抵扣的項目及進項稅額的核算,有效降低了企業所得稅和增值稅稅負,助力企業快速發展。
前海自貿區稅務部門負責人告訴記者,由于獨角獸一般成長于新業態新環境,稅務部門要做的,就是在獨角獸企業涉及的新商業模式與現有稅收政策不完全匹配的情況下給出專業化指導,同時為企業有效排除稅務風險隱患。對此,深圳微眾銀行股份有限公司稅務管理經理張爽,為前海自貿區稅務部門連連點贊:“‘點對點’服務獨角獸企業的工作機制,幫助企業解決了很多難題。”
孵化獨角獸企業:各方都有興趣
實習記者 李雨柔
孵化獨角獸企業,地方政府和一些大企業都表現出了濃厚的興趣。
不久前,中國(杭州)獨角獸企業園奠基暨獨角獸企業孵化園開園儀式在杭州市余杭區未來科技城舉行。作為全國首個獨角獸園區,將為獨角獸企業發展提供沃土,全力打造全國獨角獸企業成長樂園。記者了解到,余杭區聚集了許多獨角獸和準獨角獸企業,包括釘釘、菜鳥、大搜車、同盾、草根網絡等5家獨角獸和逾20家準獨角獸企業。同時,阿里巴巴這一重要的獨角獸企業孵化平臺,也為余杭區支持獨角獸企業發展提供了良好條件。
無獨有偶。在成都全球創新創業交易會期間,成都高新區也發布了獨角獸梯度培育計劃,致力于孵化獨角獸企業。計劃指出,將在成都高新區設立百億獨角獸投資基金,建立企業梯度培育體系,打造中國獨角獸企業新搖籃,高質量建設世界一流高科技園區。成都高新區相關負責人表示,企業梯度培育體系由種子企業、瞪羚企業、獨角獸企業和行業龍頭企業構成,成都高新區將根據四種企業的不同特點和需求,制定有針對性的培育措施,從企業認定、政策扶持、金融支撐、人才賦能和專業服務等方面著手,真正幫助企業實現優質發展。
除了一些地方政府,一些大企業在孵化獨角獸企業方面也很有興趣。6月8日,華中地區頂級科技企業孵化中心——珞珈創谷正式揭牌,致力于打造獨角獸企業孵化基地。6月22日,上海復星高科技(集團)有限公司與同濟大學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聯手共建復星—同濟科創中心,圍繞磁浮及軌道交通、新能源汽車、轉化醫學等領域展開深入合作。復星國際董事長郭廣昌在簽約儀式上表示,他非常期待未來能夠孵化出一批行業獨角獸。6月初,中國農業銀行開始行動起來,制定出臺了《獨角獸企業綜合金融服務方案》,計劃為獨角獸客戶提供賬戶、支付結算、上市、并購、重組、運營資金支持等多種金融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