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4日下午,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三十次會議表決通過了《關于修改會計法等十一部法律的決定》(以下簡稱“決定”),從11月5日起施行。決定將之前的會計法中“從事會計工作的人員,必須取得會計從業資格證書”的規定刪除,修改為:“會計人員應當具備從事會計工作所需要的專業能力。”“擔任單位會計機構負責人(會計主管人員)的,應當具備會計師以上專業技術職務資格或者從事會計工作3年以上經歷。”取消會計證后,財務人員,你的核心優勢在哪里?小編為您解讀會計要學習稅法的六大理由。
目前,我國有幾千萬的基層會計人員,伴隨著會計證的取消,沒有取得中高級、注會等職稱的財務人員,如何在企業彰顯自身的價值,成為擺在每一個會計人員的重大課題。
解決這一問題,需要充分了解目前企業的需求和企業財稅管理的大環境。其中特別需要關注的是,金稅三期優化版已于2016年10月在全國上線,初步形成一個覆蓋全國行業網絡、覆蓋各級國地稅、所有稅種、所有工作環節的全國性稅收信息系統。大大提升涉稅信息采集的效果,掀開大數據管理的序幕。也標志著中國稅務機關對納稅人的管理從“憑證管理”走向“數據管理”。
簡單說,金稅三期依托于互聯網,集合大數據評估與云計算功能,是一個“智能稅收系統” ,如果企業申報的會計票據和數據或稅額有問題,金稅三期大數據會從如下幾個維度進行檢驗并判斷出異常 :企業的收入、成本、利潤、庫存、銀行賬戶和應納稅額等。
“金三”系統全面上線只是企業面臨的挑戰之一,事實上,十八大以來,中央一直高度重視并持續、全面、深度推進財稅體制改革和財稅法治建設,提出“落實稅收法定原則”、“深化財稅體制改革,建立健全有利于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形成全國統一市場、促進社會公平正義的現代財政制度,建立稅種科學、結構優化、法律健全、規范公平、征管高效的稅收制度”。在此背景下,十三五時期(2016-2020)將完成“增值稅、消費稅、資源稅、環境保護稅、房地產稅、個人所得稅”等六大稅種改革立法及稅收征管法修訂。
具體征管上,稅務總局不斷強化與各部門信息交換,2017年3月24日,國家稅務總局與33個部委聯合簽署《關于對重大稅收違法案件當事人實施聯合懲戒措施的合作備忘錄(2016年版)》。“稅收黑名單”制度再升級,參與聯合懲戒的部門增加到34個,懲戒的措施新增了限制旅游度假、入住星級以上賓館、嚴控生產許可證發放等10項新舉措,增加至18項。
因此,為了應對日益復雜化、專業化的經營環境,越來越多的企業選擇成立專門的稅務部門。對于廣大的小企業而言,客觀上無法成立稅務部門,會計人員天然上承擔著這一職能,并且可以在以下五個方面發揮巨大價值,并大幅提升個人職業價值:
優勢1:懂稅法更容易取得老板信任
私營企業主在經營中,經常將個人資產、消費和企業混同,或者開展一些稅務籌劃,從小編經驗來看,企業的稅務問題通常都是企業最為隱蔽的信息內容,不輕易借助外部人士解決,如果會計人員能夠協助企業主打理好其個人和企業的稅務問題,一定可以獲得老板的極大信賴,進而產生依賴,這個時候,你距離升遷就不遠了。
優勢2:懂稅法可以為企業合法節稅
中國經濟進入新常態后,企業在提高創新能力、提高產品(服務)質量的同時,更應該從內部管理上下力氣,“節流”和“開源”一樣重要,尤其在稅務管理方面,可以通過提高稅務管理水平,合法合理降低企業運營的稅負。比如,企業可以利用已經出臺的行業及區域性的稅收優惠政策,最大化合法降低運營稅負成本,比如高新技術企業、軟件企業、西部大開發稅收優惠政策等。
優勢3:懂稅法可以更好處理財務
從企業業務鏈上講,企業的商業合同、會計處理、稅務處理存在先后順利,應確保邏輯及處理的一致性,財務處理不當,會觸發企業的稅務風險點。比如,按照稅法中資產損失稅前扣除的相關規定,有關會計核算資料和原始憑證屬于“特定事項的企業內部證據”,典型的如,企業逾期無法收回的應收款項在會計上已作為損失處理的,才可以作為壞賬損失,同時還應符合其他要求。此外,企業為了提升專業效率普遍實行部門化,但是這種分裂也為企業的內部溝通協調帶來障礙,如前文說到,企業的業務、法務、財務本質上是內在一條鏈條,稅收作為企業一項現金流出,根本上是由業務決定的,但是深刻受到業務、法務、財務等部門具體處理方式的影響。會計人員懂得稅法,可以更好與業務、法務等部門溝通。
優勢4:懂稅法可以降低稅務風險
雖然目前我國涉稅訴訟不是很多,但是我國每年針對企業發起的稅務稽查案例有幾十萬起,稅務風險不僅來自于企業的不當處理,還來自與不斷復雜的稅法規定,很難想象一個企業缺少“稅法”人才,如何應對日益增多的稅務檢查和稽查。正所謂,知己知彼,方能百戰不殆。
優勢5:懂稅法可以降低職業風險
近一段時期,關于會計人員因涉嫌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被抓入刑的案例屢見不鮮,平頂山市新華區人民檢察院以平新檢公訴刑訴(2015)27號起訴書指控被告人許某某犯逃稅罪,2005年至2006年4月,被告人許某某在平頂山市三香陶瓷有限責任公司擔任會計期間,受該公司總經理黃某某(已判刑)和財務總監張某某(已判刑)指使,設立真假兩套公司財務賬,隱藏主營業務收入,偷逃稅款,判處有期徒刑三年。
會計證已經取消,中級、CPA職業證書又遲遲考不下,你的核心競爭力在哪里?看完以上的分析,你還有什么理由不學點稅法呢?
附:10個案例解析,業務決定稅務
大家都知道,稅收貫穿于企業整個業務流程中,業務產生于合同,同樣合同也會決定稅務。不同的業務流程和業務模式,會帶來不同的稅收,也就是業務決定稅務。建議財務人員一定要進入業務,了解業務,才可以做大限度降低稅務負擔!
案例1同樣是租賃汽車
若是只租賃車輛不帶司機,也就是“干租”,屬于有形動產租賃服務,一般納稅人增值稅稅率17%;
若是既租車也帶著司機,也就是“濕租”,屬于交通運輸服務,一般納稅人增值稅稅率11%。
案例2同樣是住宿費
若是員工因公出差的住宿費,屬于差旅費,一般納稅人可以抵扣增值稅;
若是公司客戶出差的住宿費,屬于招待費,一般納稅人不可以抵扣增值稅。
案例3同樣是在酒店會場開會
若是酒店方只是提供會議場地但是沒有配套服務的,屬于不動產租賃,一般納稅人增值稅稅率11%;
若是酒店方既提供會議場地又提供配套服務的,屬于會議展覽服務,一般納稅人增值稅稅率6%。
案例4同樣是出租建筑設備
若是將建筑施工設備出租給他人使用但沒有配備操作人員的,屬于有形動產租賃,一般納稅人增值稅稅率17%;
若是將建筑施工設備出租給他人使用并配備操作人員的,屬于建筑服務,一般納稅人增值稅稅率11%。
案例5同樣是酒店的外賣
若是外購了直接出售的外賣,屬于銷售貨物,一般納稅人增值稅稅率17%;
若是酒店進行了生產加工的外賣,屬于餐飲服務,一般納稅人增值稅稅率6%。
案例6同樣是購銷合同的印花稅
如果購銷合同中只有不含稅金額,或者既有不含稅金額又有增值稅金額,且分別記載的,以不含稅金額作為印花稅的計稅依據;
如果購銷合同所載金額中包含增值稅金額,但未分別記載的,以合同所載金額(即含稅金額)作為印花稅的計稅依據。
案例7同樣是公司購買汽車
若是購買的車輛專門用于簡易計稅項目、集體福利的,不得抵扣增值稅;
若是購買的車輛既用于一般計稅也用于簡易計稅項目、或者既用于生產經營也用于集體福利的,可以抵扣增值稅。
案例8同樣是出租庫房
若是僅僅是出租庫房但沒有配備倉庫保管人員的,屬于不動產租賃,一般納稅人簡易計稅的增值稅征收率5%或者一般計稅的增值稅稅率11%;
若出租庫房并配備倉庫保管人員的,屬于倉儲服務,一般納稅人簡易計稅的增值稅征收率3%或者一般計稅的增值稅稅率6%。
案例9同樣是公司購買材料
若是購買的材料用于產品生產制造,則允許一次性抵扣增值稅;
若是用于不動產在建工程,則應分期抵扣增值稅。
案例10同樣是自有房屋裝修
若是裝修費達不到自有房屋原值50%的,則允許一次性抵扣增值稅;
若是裝修費超過自有房屋原值50%的,則應分期抵扣增值稅。
參考政策
(1)財稅〔2016〕140號《關于明確金融 房地產開發 教育輔助服務等增值稅政策的通知》
九、提供餐飲服務的納稅人銷售的外賣食品,按照“餐飲服務”繳納增值稅。
十、賓館、旅館、旅社、度假村和其他經營性住宿場所提供會議場地及配套服務的活動,按照“會議展覽服務”繳納增值稅。
十六、納稅人將建筑施工設備出租給他人使用并配備操作人員的,按照“建筑服務”繳納增值稅。
(2)北京地方稅務局網站局長信箱欄目在2016年9月21日答復納稅人關于“購銷合同印花稅的計稅金額包含增值稅稅額嗎?”的提問,再次回復明確,購銷合同按照購銷金額的0.3‰貼花,若合同分別列明購銷金額及增值稅額,僅就購銷金額計算印花稅;若購銷金額中含有增值稅額,則直接按購銷金額計算印花稅,不再扣除增值稅。
(3)財政部 國家稅務總局《關于全面推開營業稅改征增值稅試點的通知》財稅(2016)36號附件一《營業稅改征增值稅試點實施辦法》第二十七條規定:
下列項目的進項稅額不得從銷項稅額中抵扣:
(一)用于簡易計稅方法計稅項目、免征增值稅項目、集體福利或者個人消費的購進貨物、加工修理修配勞務、服務、無形資產和不動產。其中涉及的固定資產、無形資產、不動產,僅指專用于上述項目的固定資產、無形資產(不包括其他權益性無形資產)、不動產。納稅人的交際應酬消費屬于個人消費。
……
(六)購進的旅客運輸服務、貸款服務、餐飲服務、居民日常服務和娛樂服務。
(4)根據《關于將鐵路運輸和郵政業納入營業稅改征增值稅試點的通知》(財稅[2013]106號)的規定,有形動產經營性租賃,是指在約定時間內將物品、設備等有形動產轉讓他人使用且租賃物所有權不變更的業務活動。倉儲服務,是指利用倉庫、貨場或者其他場所代客貯放、保管貨物的業務活動。
(5)根據財稅36號附件2:《營業稅改征增值稅試點有關事項的規定》(六)計稅方法。一般納稅人發生下列應稅行為可以選擇適用簡易計稅方法計稅:
3.電影放映服務、倉儲服務、裝卸搬運服務、收派服務和文化體育服務。
(6)根據《國家稅務總局關于發布〈不動產進項稅額分期抵扣暫行辦法〉的公告》(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6年第15號)規定:
納稅人2016年5月1日后購進貨物和設計服務、建筑服務,用于新建不動產,或者用于改建、擴建、修繕、裝飾不動產并增加不動產原值超過50%的,其進項稅額分兩年從銷項稅額中抵扣。第一年抵扣比例為60%,第二年抵扣比例為40%。上述分2年從銷項稅額中抵扣的購進貨物,是指構成不動產實體的材料和設備,包括建筑裝飾材料和給排水、采暖、衛生、通風、照明、通訊、煤氣、消防、中央空調、電梯、電氣、智能化樓宇設備及配套設施。